

报告讲座
-
格物致理83期:双中子星并合的磁流体模拟
双中子星并合是多信使天文的重要观测对象,而从第一性原理出发模拟其演化过程,对于解读多种观测数据是不可或缺的。其中,磁场的作用尤为关键——尽管双星并合之前的初始磁场可能较弱,但在并合过程中,各种放大机制会显著增强磁场,最终主导系统的演化,并驱动伽马射线暴、磁星风等一系列现象。本报告将从磁流体力学与数值相对论的基础出发,介绍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双中子星并合模拟,解读双中子星并合过程中磁场增强的多种物理机制。报告还将探讨双星并合产生的磁星中帕克不稳定性所引发的耀变活动,以及准直喷流的形成机制。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5-04-14 20:31:24 -
格物致理85期:极高能宇宙线的起源和GRAND项目
宇宙线的发现已有百年的历史,但它的起源问题一直未解决。极高能(十的十八次方电子伏特)宇宙线和中微子的观测研究是解答 “极高能宇宙射线起源” 这一世纪难题的重要手段。目前,利用低频射电阵列探测极高能粒子的簇射过程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报告将介绍极高能宇宙线和中微子领域的相关研究进展,未来实验设施,基于大型中微子射电探测阵列GRAND实验介绍低频射电阵列探测高能粒子的基本原理和发展现状。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5-04-14 20:28:37 -
格物致理84期:Toward Unveiling the Origins of the Milky Way Bulge through Multi-band-Messenger Sky Surveys
The Galactic bulge hosts multiple stellar populations with distinct structural, kinematic,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reflecting the complex dynamical processes that shaped its formation. It is also a key region for many high-energy radiation sources. In this project, we analyze the structure, kinematics, and chemo-dynamical properties of the bulge using RR Lyrae stars from OGLE and giant stars from APOGEE and Gaia, selected based on their distances placing them in the inner Galaxy.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5-04-14 20:23:03 -
格物致理80期:脉冲星TeV伽马射线晕及宇宙线传播
近年来脉冲星TeV伽马射线晕的观测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报告中我们将介绍脉冲星TeV伽马射线晕的观测,其可能的解释机制,此观测对宇宙线传播带来的深远影响以及对于宇宙线各向异性、正电子超出、暗物质信号搜寻等方面所造成的一系列影响。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5-04-10 17:30:18 -
格物致理79期:冷湖光学天文观测台址与中国天文的发展契机
在地球表面上,只有少数几个高质量的天文台址能够满足大型光学望远镜和下一代设施的需求。在时域天文学的科学机遇背景下,在青藏高原上发现一个高质量台址是国际同行的共同希望,也是中国天文学科战略发展的需求。青藏高原是地球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因此可能为天文学和粒子天体物理学提供非常好的机会。在这里,我将报告在2018年开始的三年内,我们对青海省冷湖镇附近赛什滕山一个地方山峰的一个区域进行的监测结果。通过各种遥测遥感资料我们了解到,青海冷湖赛什腾山地区潜在地点的海拔在4200米至4500米之间。冷湖镇周围面积超过10万平方公里,海拔低于3000米,气候极其干旱,当地天空(白天和夜晚)异常晴朗。监测数据统计表明,天文晨昏蒙影间,70%的时间有通透的测光条件,平均DIMM视宁度为0.75角秒。夜间平均气温变化峰谷的中位数仅为2.4摄氏度,表明当地地表空气非常稳定。55%的夜间可降水量低于2毫米。截至2025年初,包括道路、电网和光纤网络在内的基础设施已建设完成,一个新的巨型天文台雏形已经出现,共有9个观测项目已处于建设阶段。中国天体物理研究领域目前规划了若干大口径光学望远镜,基本都在这里落户。一个规模宏大的现代天文台将出现在世界屋脊之上。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5-03-03 09:32:19 -
格物致理76期:活动星系核中准周期爆发的观测介绍与模型研究
准周期爆发(QPEs)是一种新型的活动星系核(AGNs)X射线爆发现象,首次由Giovanni Miniutti于2019年在《Nature》上报道提出。QPEs最显著的特征是呈现出稳定的爆发低态和短至小时量级的爆发间隔,这与一般的AGNs光变模式截然不同,且传统的光变理论难以解释如此短时标的爆发现象。本次报告将简要回顾已有的QPEs观测结果,并介绍目前的主要模型及其面临的挑战,最后,报告将分享我们团队在QPEs模型方面的最新进展。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5-01-16 11:32:28